由于地下水过分开采,致使地层下陷,为挽救地球, 国家已明文规定,禁止开采地下水,工业、生活用水改用地表水,但地表水具有浊度高、色度高、有机物高,不能直接使用的缺点,故除浊、降色、去除有机物是工业、生活用水面临的重大问题。
传统的除浊、降色、去除有机物方法是混凝、沉淀、过滤、消毒,但几个单元区均为独立的,对大型的厂家及生活集中供水区是适用的,但小型的厂家或边远山区来说都是很不经济的。
前几年,国内开发的KG—L净水器具有集混凝、沉淀、过滤于一体,但反洗需人工反洗,且需要提供动力,周期很难掌握,故影响出水水质,给厂家带来了经济损失。
公司立足的改水运动,面向广大的山区、小型企业、部队单位和边远的山区,便利于运输和操作。
ZG型全自动净水器的研制,吸收了先进的净水工艺结合我厂多年的实际经验,具有实用、高效、稳定、运行费用省等特点,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产品。
特点
1.除了对一级泵房加药系统的管理外,净水装置本身从反应、聚凝、沉淀、集泥、排泥、集水、配水、过滤、反冲、排污等一系列运行程序,达到了自动运行的要求,值班人员只要定时作水质监测工作外,无需对净水装置操作管理。
2.高浓度的聚凝区:采用折板絮凝反应,能使原水中的杂质颗粒,在其间得到充分的碰撞、吸附的机率,使反应絮体在3mm以上, 因而对水质、水量变化适用性强, 且停留时间短,并可相应节约絮凝剂量。
3.迅捷的泥渣缩短室及可调式自动排泥系统,能保证多余的泥渣杂质及时排除,从而保证稳定的杂质颗粒去除率。
4.高效的絮凝及沉淀效果,使沉淀出水水质一直保持良好的出水水质。
5.新颖的集水系统及最低的集水水头,使集水更均匀有效,不仅提高了体积利用系数,其集水水头极低,累积的省电效果可观。
6.净水系统自动化,既保证了净水系统的高效过滤(在原水浊度≤3000mg/L时,滤后水浊度可保持在3mg/L以下)又能自动反冲,无需另反冲洗水泵或空压机等电器设备,可节省大量基建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。
7.自耗水率低,小于5%左右,对节省有限水资源起保证作用。
8.占地面积小,与一般净水构筑物相比,约节省占地面积50%左右,高度在4.20左右,室内外均可安置。
9.采用导式异向流沉淀斜管填料,提高表面负荷、沉淀效果、缩短沉淀时间。
原理
絮凝:采用折板絮凝。
折板布置:前段采用峰对峰,以增大水头损失和流速梯度值,中段采用相齐的平行折板,其板距等于相对折板的峰距,末段采用平行直板,使流速梯度值山大到小,使药剂与水多方位接触,水中悬浮物絮凝成疏水性物质。
沉淀:采用导泥异向流沉淀斜管填料,安装角度45°- 60°,使泥很依靠自身重力,很快下滑。
过滤器:滤料品种由原水水质决定。
上布水:采用倒伞式布水,具有布水均匀、结构简单。
集水装置:采用低阻力集水,降低水头损失及避免滤料泄漏,影响出水水质。
反洗:根据虹吸原理,依靠虹吸管、虹吸辅助管、抽气管、虹吸破坏管、虹吸控制器等。
当过滤水由于滤层不断截留进水的悬浮物,滤层的水头损失逐渐增大,使得虹吸上升,管十的水位上升进入抽气管时,由于水头作用将虹吸管内的空气带走,形成负压,当负压达到设计值,便发生虹吸现象,此时水箱中的水门下而上地反冲洗而得以“再生”,由于不断反洗滤层,水箱中水位下降至虹吸控制器时,虹吸停止,反洗结束,过滤装置又重新开始工作。
排泥:采用压力排泥感应器排泥,无需人工操作。
工艺流程
该设备集混合、絮凝、沉淀、过滤于一体的全自动净水器,工作流程如下:

使用范围
1.适用于原水浊度小于3000mg/L,瞬时浊度5000mg/L的各类江、河、湖、水库等为水源的农村、城镇、工矿企业的水厂,作为主要的净水处理装置。
2.对于低温、低浊、有季节性藻类的湖泊水源,有其特殊的适应能力。
3.对于高纯水、饮料工业用水、锅炉用水等作前置处理的预处理设备。
4.用于各类工业循环水,可有效大幅度地提高循环用水水量。
5.用于中水道系统, 以污水厂出水为水源,作净化回用水的处理设备。
工艺设计数据
絮凝时间:5分钟左右
沉淀表面负荷:9-16m3/m2h
过滤速度:10m/h
平板反冲洗强度:15升/m2·s
进水压力:0.06-0.3Mpa
冲洗历时:5分钟
期终水头损失:1.7米
技术参数表

设计简图



13771381294 